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关注:新乡东区要有大变化 来看看大东区将会怎么建

平原晚报  作者:芒果  2016-09-07 09:18

[摘要] 为实施“东进战略”,建设大东区,造福我市群众,9月5日,我市召开了新乡市大东区建设发展工作推进会,全市各大东区成员单位以及各职能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发布了两项征求意见稿,这也标志着我市大东区逐步走上了建设发展的轨道。

大东区位于新乡市中心城区东部区域,涉及卫辉市、新乡县、延津县、红旗区、牧野区等5个行政区域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产业集聚区,交通、产业、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明显,是我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并以高铁站枢纽经济区、市商务中心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加快实施文体场馆、会展中心、综合市场、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建设,强力推进中心医院东区医院、新乡市儿童医院、市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市国际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据新乡房天下小编了解,高铁站周边目前的楼盘有:润华金地广场、美好城、新乡正商城;

新东区热门楼盘有建业联盟新城、诚城三英里、信合湖畔春天等;

东区热门楼盘有:建业壹号城邦、诚城常青藤、华天公馆、宝龙广场等。

为实施“东进战略”,建设大东区,造福我市群众,9月5日,我市召开了新乡市大东区建设发展工作推进会,全市各大东区成员单位以及各职能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发布了《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新乡市大东区临时管委会的通知》以及《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乡市大东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也标志着我市大东区逐步走上了建设发展的轨道。

1

打破行政界线 区域联动发展

据了解,新乡市作为中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实施“东进战略”,建设大东区,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大东区位于新乡市中心城区东部区域,涉及卫辉市、新乡县、延津县、红旗区、牧野区等5个行政区域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产业集聚区,交通、产业、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明显,是我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大东区建设中,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加强规划统筹和衔接,围绕建设新乡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努力将大东区建设成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改革开放、创富创新,智慧科技、绿色环保,宜业宜居、文明和谐的一流协同发展示范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高起点、高标准统筹推进区域内通用航空、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地下综合管廊、供排水、电力、供热、通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形成大东区域内外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体系。

同时强力推进平原路、科隆大道、新东大道等延伸工程,加快推进北环与S307省道对接、G107国道东移等工程,尽快形成东西互联、南北通达的道路系统,在大东区构建轨道交通、快速路、干支路、生态慢道有机结合的便捷交通体系。优化电源点布局,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扩大集中供水覆盖范围,科学划定汇水分区,推行全域雨、污分流建设,打造一体化给排水系统。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优化邮政通信服务网点布局,实施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工程,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运管服务体系。

1

设施共建共享 城乡一体发展

在大东区建设中,对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将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市教育、卫计、文化、民政、体育等部门将积极探索与研究,促进我市优质资源在主城区与大东区之间的有效对接和自由流动,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社会养老等要素优化配置,优先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等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公共设施区域一体化发展。

并以高铁站枢纽经济区、市商务中心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加快实施文体场馆、会展中心、综合市场、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建设,强力推进中心医院东区医院、新乡市儿童医院、市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市国际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谋划经开区综合医院、河南科技学院东校区、新乡职业学院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功能。

同时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原则,以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为引领,推进大东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市公安、人社、教育、卫计、民政、住建、房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在大东区区域内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东屯、小店、古固寨等乡镇,打造以特色民宿、民俗商贸、养老保健、绿色氧吧、历史文化、体育健身等为特色的小镇,形成“城市组团+特色小镇+新型农村社区+美丽乡村+大片田园和生态用地”的空间总体格局,塑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大东区。

建设品质大东区 造福新乡人民

大东区建设将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坚持开放、宜居、生态、安全、科学发展,贯彻集约化、智能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要求,注重重组、优化、提升,充分体现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统领性和可操作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高端引领,合理确定开发时序,按照先规划再建设、先基础后配套、先造景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先治污再治水的建设原则,高品质规划、高标准建设,把大东区规划建设成为绿色、智慧、创新、开放、文化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心,实现大东区与主城区的和谐统一。

在大东区的建设中,按照产业、居住融合发展的思路,以生态水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化建设为主体,加快推进高铁站水系、定国湖、东湖、平原湖、榆东湖以及绿化廊道等生态修复工程和大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强对被誉为“新乡之肺”的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林地的保护,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减量”性开发。不断完善大东区内部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环境,构建“点、带、廊、片”生态网络和绿地景观系统,打造田园风光生态城市。倡导绿色出行,构建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交通,配置自行车专用设施,建设自行车骑行的公共交通网络;选择合适的路段建设步行通道,将居民的锻炼需求与上下班交通需求结合起来;推进实施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推行绿色建筑,优先使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绿色发展理念和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序结合,大东区区域内新建或改建的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小区和单位要全部融入海绵城市建设要素,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大力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绿色大东区。

为了建设“智慧大东区”,将大力实施“宽带大东区”、“互联网+大东区”行动计划,加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逐步在大东区区域内建设智慧、高效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大东区在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业态培育、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等领域协同发展水平。统筹整合相关部门数据系统,建设标准化、集中化、智能化的公共信息资源库,构建高速通畅、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形成科学、有效、智慧的管理服务能力。

建设大东区不但要有发展的眼光,还要有创新的思维,在大东区的建设中,将借助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与郑州产业、交通、信息服务、创新创业融合发展。以大东区为重要平台,用足用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推进中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科技创新综合体;组建一批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研发中心;孵化一批具有增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军的高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构筑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围绕主导产业关键技术领域,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协作创新,提升主导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强培育自主创新研发力量,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白鹭化纤、豫飞重工等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华兰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拓新核苷生物及化学合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融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创业主体,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统一开放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大东区。

为加大东区开发力度,将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在大东区全面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经验,持续优化开放环境,推广实施“负面清单”、“收费清单”等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外来投资全生命周期服务监管制度。积极谋划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口岸建设。用足用好各类优惠政策及优势资源,完善协同招商引资机制,搭建好人力、科技、资本等平台,实施产业链招商、龙头招商、“贸易+投资”招商、“技术+产品”招商。既要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又要吸引在外的本地企业家“回归”,在家乡投资兴业。加快推进新乡经开区与上海浦东新区祝桥空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乌波塔尔学院合作,谋划设立中德(新乡)合作园区。充分发挥域内国省道线路密布,铁路客货站兼备,保税仓库、产业集聚区、高校等开放载体众多,新乡海关、新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汇集的优势,借势郑州航空港,大力引进重大产业和产业集群项目,努力将大东区建设成为我市扩大开放的高地。

在加大大东区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将积极建设“文化大东区”,以全市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在大东区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敬岗诚信、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建设四美乡村、和谐社区,改善居住环境;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品位。深入挖掘新乡市历史文化,重视开发利用各种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增加大东区人文内涵,塑造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保护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开发和建设大东区历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好牧野文化、宋元文化、延津胙城(吴起城)与市域历史文化产业紧密衔接融合发展,建设文化大东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